佛教起源于印度。佛陀釋迦牟尼2500年前出生于印度,經(jīng)過多年祈愿修行后開悟,對印度文化及東亞文化,甚至中國文化都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根據(jù)統(tǒng)計,印度共有5個佛教遺址被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由此可見其文化古國的魅力。
對廣大的佛教徒而言,由印度的佛教遺址串連成的宗教之旅,是十分具有吸引力和令人振奮的旅程。
堪赫里石洞(Kanheri Caves)
印度的石洞可不少。位于孟買以北42公里的這個石洞曾經(jīng)被密集的森林所包圍,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1世紀到公元前9世紀,它有34根柱子支撐,并擁有類似柱廊的庭院,由109個石洞組成,有僧侶住宿的單人房,一些單人房還有雕像、壁畫,甚至陽臺。
卡拉石洞(Karla Caves)
就在西印度的卡拉,其中查雅廳是面積最大的石洞,石洞共有37根圓柱,其中30個以趣味盎然的字母顯示騎在大象和馬背上的男女必恭必敬地向佛陀鞠躬。屋頂?shù)墓绊斢赡緱l支撐著,這是2000年前的印度唯一可以看到木工的地方。石洞還有幾排大太陽窗,石洞就靠這些窗口采光,太陽窗擴散光源,使光線和影子營造出一種嚴肅的感覺。
塔波(Tabo)
位于北印度,那是公元996年建立的寺院。寺院高3050米,是一棟綜合性建筑物,包括9所寺廟、23家圣灰冢和僧侶會所。它經(jīng)常被譽為“喜馬拉雅山的‘阿贊塔’”(The Ajanta of the Himalayas),在那里藝術(shù)是至高無上的,院內(nèi)有令人贊嘆的壁畫和裝飾圖像。
納蘭達(Nalanda)
位于東印度。納蘭達的字面意思是“蓮花盛開之地”。它是世界最古老的大學(xué)之一,它擁有900萬本書籍,1萬名學(xué)生,2000名教師,公元5世紀至12世紀是它的巔峰期。阿育王在這里建立了一座寺院,這里還有一尊26米高的銅制佛像。1951年國際佛教研究中心在這里落成,并確立了它的地位。
菩提耶(Bodhgaya)
在印度東部,是公認最重要的佛教徒朝圣中心,這里也是釋迦牟尼冥想的地方。菩提耶境內(nèi)有一座莊嚴的摩訶菩提寺(Maha Bodhi Temple),它是眾多建筑學(xué)的融合。寺中碑銘記載著公元7世紀至10世紀,斯里蘭卡、中國和緬甸朝圣者到訪的事跡,包括玄奘在內(nèi)。
摩訶菩提寺鄰近有一座裟埃維特僧院(Shaivite Monastery),由4座寺廟包圍著,四周是迷人的翠綠樹木,還有令人驚嘆的建筑奇跡。
其他重要景點:
迦毗羅(Kapilavastu):
迦毗羅位于烏他菩拉德斯(Utta Pradesh)的哥拉普(Gorakhpur)110公里處,是薩克耶(Sakya)部落的重要城市,更是迦毗羅衛(wèi)國時期悉達多王子(釋迦牟尼佛)童年居住過的地方。他在這里體悟了生老病死,毅然舍棄世間的榮華富貴,踏上濟世之道。這地方對朝圣者具有重大的意義,因為這里有許多的佛塔(Stupa)。
菩提耶考古博物館(Bodhgaya Archaeological Museum):
公元前1世紀到11世紀的佛教雕刻品珍藏都匯集在這個藝術(shù)寶庫里。
鹿野苑(Sarnath):
距離迦尸城(Varanasi)約10公里,2500多年以前,佛陀在體悟涅槃后選擇在這里作第一次宣揚佛法之地。皈依三寶(Buddhan Sharanam Gachhami)起始的發(fā)源地就在鹿野苑。
庫耶那迦(Kushinagar):
距離哥拉蒲55公里,這里是贊頌真理的塔達迦塔(Tathagata)圓寂前最后誦言。在釋迦牟尼佛圓寂后,庫耶那迦處處見佛塔,都是由虔誠的國王所蓋造。
塔望(Tawang):
這僧院被群山包圍,住了500來名的喇嘛,隨處可見遠古的佛像等珍藏品。 |